Search

【晉級國際大賽的秘訣】

在評審席間突然被要求訪問一個簡單卻難以回答的問題:什麼...

  • Share this:

【晉級國際大賽的秘訣】

在評審席間突然被要求訪問一個簡單卻難以回答的問題:什麼是晉級國際大賽的秘訣?

我當下愣了一下,表演千變萬化,要思考,要演練,如何把這極為複雜的過程化為一道秘訣真的是難以回答。

不過我想大家一定還是很好奇,到底這些國際評委怎麼聽,怎麼選。可以肯定的是每個人的品味因為不同環境背景大不相同,但是有兩件事情卻是共通的 - 我們所用的樂譜以及情感的連結(笑)!

因此當一位演奏家在展現其獨創性的同時(個人情感的抒發或是對於樂曲獨特的想法)符合了大眾對於此作品的期待(樂譜的指示及史料及錄音給予的回饋),便能夠於比賽中脫穎而出(when one’s originality meets the expectation)。

學習古典音樂當然是自己能夠表演,開心,能夠享受其帶來的樂趣就好,但是若要選擇頂尖演奏家成為職業則是一條必須奮鬥再奮鬥的歷程,而參加國際大賽證明自己的能力更是許多演奏家不可避免的道路。老師在訓練大賽的過程必須是個不可放過任何細節的教練!

每個人的需求不同,但是在準備大賽的過程中,每位參賽者覺得自己彈的真美真好,這是信心的表現,但如遇到批評或是結果不如意時,常可以看到不同的參賽者有不同的反應,有人接受,努力找出自己的缺失不足,為下一次比賽凖備,有些則是懷疑老師沒有幫自己準備好或評審不公,我想,參加國際大賽是非常艱辛,包括我自己,從小就是這樣一路走來,能這樣跌跌撞撞,從台上的參賽者到今天坐在台下當國際賽的評審,慶幸自己從小在師長父母的陪伴指導下,有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前進,對於每一位指導過我的老師,他們或許方法不同,態度不同,對我都是最好的訓練,看著台上的參賽者,想起以前的自己,心中充滿無限感恩!

大賽戰場上可不是一個自己覺得好就好的地方, 古典音樂500年來的傳承就像中華傳統戲曲一般,太多的眉角與表現是無法書寫只能言傳,許多國際評委或名家的師承都是一路追溯至李斯特,蕭邦或是貝多芬。這也是為什麼現行蕭邦大賽中的馬祖卡舞曲一彈就知道這位參賽者有沒有受過正統的教育或是他或許無法受教。對於聽覺的啟發更是在沒有聽過好的聲音之前可能就已滿足更甚其實聽到好的聲音卻無法判別。

或許您會覺得某些知名演奏家跟譜上彈的完全不同,那是因為他已經通過國際大賽的歷練,或是他的知名度使得他可以不顧一切而純粹想展現自己非常不一樣的想法,但是若看看這些大師以前在比賽的錄音錄影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

照片是這次評委葡萄牙Santa Cecilia國際大賽決賽的留念,與您分享最近擔任國際評委的體悟。

#porto #santacecilia #santaceciliacompetition #piano #pianocompetition #internationaljury #secrettosuccess #sunset #casadamusica #嚴俊傑 #chunchiehyen


Tags:

About author
嚴俊傑自十三歲獲第三屆國際柴科夫斯基青少年音樂大賽第三獎起,便活躍於國內外樂壇,其演奏足跡遍及歐、亞、非、南北美洲世界五大洲;曾以獨奏家身份與多位指揮名家及著名樂團合作演出;如普雷特涅夫 (Mikhail Pletnev)、呂紹嘉、梅哲 (Henry Mazer)、麥爾 (Uri Meyer)、赫比希 (Günther Herbig)、舒馬富斯 (Gernot Schmalfuss)等指揮家;及俄國國家交響樂團 (Russian National Orchestra)、萊茵愛樂 (Staatsorchester Rheinische Philharmonie)、國家交響樂團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of Taiwan)、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臺灣國家國樂團、中國青年交響樂團、祕魯國家交響樂團、巴拿馬國家交響樂團及羅馬尼亞愛樂等。 嚴俊傑以獨奏家身份受邀在世界各地舉行鋼琴獨奏會,演出曲目廣泛,曾於蕭邦音樂節巡演蕭邦全套二十七首練習曲,並於台灣首演柴科夫斯基《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其演奏足跡曾履及紐約林肯中心,聖彼得堡愛樂大廳等;並參與各種不同型式的演出,除了頻繁的室內樂表演,如2015年於音樂會中演奏布拉姆斯全套三首小提琴奏鳴曲外,亦曾跨界與導演張艾嘉於上海世博合作演出,並與臺灣國家交響樂團(NSO)於NAXOS錄製陳其鋼的鋼琴協奏曲《二黃》。嚴俊傑也熱衷於慈善活動,2008年於巴拿馬舉行慈善獨奏會為巴拿馬殘障兒童募款圓夢,也於2010年參與萬海慈善音樂饗宴於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度國慶演出。 榮獲多項國際大獎的嚴俊傑,1999年贏得日本第四屆國際浜松鋼琴學院比賽冠軍,當時年僅十五歲的他獲日本報評譽為「台灣人的驕傲」;2004年初獲聖彼得堡普羅柯菲夫國際鋼琴大賽季軍,2004及2005年更連獲兩屆奇美文化藝術獎肯定;2008年,由環球唱片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獲第十九屆金曲獎「最佳古典演奏獎」。嚴俊傑出生於台北,幼年受教於陳美富和魏樂富教授,十五歲起於德國漢諾威音樂院隨柴科夫斯基大賽金牌得主Vladimir Krainev教授學習,2007年獲美國洛杉磯Colburn音樂院全額獎學金,師事美國名師John Perry。嚴俊傑目前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並培育出多位優秀學子,在國際比賽榮獲佳績。
Classical Concert Pianist, Instagram: ycchoping
View all posts